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正文 0190:最大的麻烦
的事情。

    或许司马迁被武帝执行了腐刑依然秉直书写史书是一件备受人尊敬的事情,不过这种事情其实历朝历代几乎都存在。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崔抒弑其君”这件事情了。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抒和齐庄公在争夺美女发生矛盾后,借机杀了齐庄公,后立齐景公,自己则做了国相。于是齐国的史官就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崔抒弑其君。”

    而对此,崔抒自然不干,毕竟这种弑君的恶名可是要遗臭万年的。但他杀了这个史官后,继任的史官依然还是这么写,“崔抒弑其君。”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第三个依然如此,第四个还是如此,连续四位史官,依然在史书上写下“崔抒弑其君”这五个字。

    最终,崔抒放弃了,而就在他放弃的时候,第五位史官却已经写好了“崔抒弑其君”的简策向宫廷中走去。原本是为了等第四位史官被杀之后,他就直接将这个简策递上去。

    这是自古以来史官拥有的气节,让世人和后来者尊敬,也让统治者无奈。而且,历朝历代在撰写史书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矩,那就是皇帝是不能够观看史书中关于他自己的记载。

    就好像昔日司马迁撰写史记,虽然后来因为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作为唯一一个替李陵求情的人,而被武帝刘彻施以了腐刑,但就算如此,武帝刘彻依然没有去看史记,这并不是对司马迁的尊重,而是对史官和史书的尊重。

    而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正在撰写的史书非常好奇,总是忍不住想要看一看里面到底在写些什么。不过因为当时的史官诸遂良的劝谏,最终打消了李世民的这个念头。

    只是可惜,这种气节在那些胡虏朝代并不存在,尤其到了鼠尾朝,所谓的史官气节更变成了一个笑话。

    咳咳……扯远了。

    “请义真公放心,义已经想到办法了。”李义恭声应道。

    嗯?什么办法?好吧,其实李义又哪里有什么办法呢?只不过是打算利用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这件事情并没有任何解释,以及投降匈奴之后,李陵的事迹几乎没有任何记载这两点而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并州李义简介 >并州李义目录 >正文 0190:最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