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0192:问与答
   听到李义的话,张恭的嘴角忍不住撇了一下,显然对李义的这番话很是不屑。只是他正向开口嘲讽两句,那边刘宏却感兴趣的问道,“真正含义?子康快快道来!”不得不,此时刘宏的表现就仿佛是那种最佳听众一般,又或者,他对于知道李氏的真相有着非常大的兴趣?

    “回陛下!先祖当时为什么会留下这个祖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其原因,就像先祖投降胡人是为了探查胡人的踪迹一样!他之所以留下这个祖训,并非是真的不想让子孙为朝廷效力,而是出于担忧!先祖担忧子孙在被察觉到身份后,无法过上安定的生活,甚至会再次被迫离开汉土!”李义恭声对刘宏道。

    “但自光武皇帝拨乱反正,重新恢复汉室威严之后,下早已经和先祖所在之时大为不同!所以臣以为,先祖的这份担忧显然已经不存在了。”李义沉声道。

    随后,李义看了张恭等人一眼,又再次道,“而臣久居九原,自幼时就饱受胡人侵扰之苦,那个时候臣就发誓,有朝一日定要让那胡人血债血偿!让那些茹毛饮血的胡蛮明白什么叫做犯我大汉威者,虽远必诛!”

    “得好!”刘宏闻言顿时激动的拍案而起大声叫好着!而袁隗等人也连连出言赞叹,就算是张让等人也不得不跟着附和。

    这句话乃是昔日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对汉宣帝刘询的上疏中提到的话。虽然早有人过,不过如今李义再次来,显然还是让一心想要重现武帝之功的刘宏激动不已。而刘宏如此,其他人如何敢不附和?

    只是等到刘宏激动的差不多了,却又有一人开口了,“李君候的志向我等自然是佩服的,但李君候对祖训的理解……虽然似乎很有道理,但却不知道下士子们是否也会如此想呢?”

    众人转头看去,却是大将军何进!

    一瞬间,整个朝堂的气氛忽然为之一变,袁隗等三公虽然脸色如常,但从他们眼底的阴霾却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何进的这一次开口有多么的不满。

    他们没办法不对何进产生不满,虽然何进这一次开口似乎只是很正常的在质疑李义,但显然,在袁隗等人的心中,这绝对不是一次单纯的质疑,而是何进倒向宦官集团的证明!

    事实上这场平反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正常的进行,虽然看起来只是李义想要为其先祖平反如此简单的事情,但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又什么时候会有事了?尤其是在拥有士大夫、宦官这么两大党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哪怕是那种看起来对于朝堂来应该算是鸡毛蒜皮的事,两大党派也会瞬间将其扩大化,进而对对方进行攻讦。

    这种斗争在之前黄巾之乱爆发时稍微平息了,但随着黄巾之乱被平定,他们之间的斗争也随之再起,李义、皇甫嵩、朱儁,乃至麾下那些将官们的封赏,就是两大党派斗争之后的结果。

    固然,李义三人的战功无论怎么斗争都是不可能抹平的,毕竟他们的战功是实打实的摆在那边,就算想要抹黑,看起来也是毫无破绽。但这种大头从来都不是两边看重的地方,毕竟能够取得战功大头的人,基本都是难以撼动之人,不然也不可能在那个位置上一直坐着。所以两边真正争的,还是低下的那些将官。

    不过从初步来看,士大夫这边毫无疑问占据了上风。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士大夫这边拥有恐怖的人才储备,而不像宦官那边,大部分都只能依靠各种利诱。而在之后,袁隗三人又将拉拢的目标放在了李义的身上,虽然从师门以及李义的交友方面来看,他完全可以是士大夫这边的人了,不过因为李义实在太过于年轻,而且又是纯粹的军伍出身,这让袁隗三人还是打算试探一下李义的想法。

    结果自然让袁隗三人非常满意,虽然不知道在未来能不能控制的住李义,但最少如今,李义将成为士大夫这边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并州李义简介 >并州李义目录 >正文 0192: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