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女儿心
人生所有的遗憾留在丈夫去世后连同更年期一起爆发,明明自己觉得是绝症的前兆,医生竟然诊断是得了叫抑郁症或忧郁症的时髦病。这病看不见,摸不着,还来来去去,有时好点,有时,贞霓真的不想活了。

    美国的心理医生开抗沮丧的药给她。这有什么用呢?她的遗憾都是过去的事,她的一生不能重来。陆家的人都长寿,可是她的丈夫死了,孩子大了,运气不好的话,“黄陆贞霓”可能要像现在这样再活四十年。医生要她“做自己”,“培养嗜好”,“不要把遗憾憋在心里,说出来”。除了那瓶她不想吃的药丸,其他的处方都太抽象了,贞霓十八岁以来做过黄家少奶奶、黄家太太,和黄家姆妈,不懂什么是“做自己”。她衣食无缺,要什么没有?可是房、车、珠宝名牌、小白球一杆进洞、打麻将绝张自摸好像都填不满心里那份空落落。“把遗憾说出来”就更不靠谱,她一生顺遂,不痛快的只是些生活中的琐事罢了,哪里说得出能憋出病来的委屈?

    可是有了亚发这样一个信得过的医生朋友以后,贞霓开始正视自己的抑郁,不再排斥服用抗沮丧的药。不去细究西药的副作用自己吓自己,心理医生开的处方竟有神效,很快她的情绪就开朗了一些,生理不适也得到改善。慢慢地,她也有余力考虑厘清心头纠结。她想:至少要确定人生到底是在哪个点上跟那个“自己”失散的?贞霓就真的在某一天向母亲兰熹问起“和亲”的旧事。

    “为啥不让我上大学,要我嫁进黄家?是勿是阿拉屋里厢跑到香港无莫铜钿?”一直到跟亚发谈起小时候种种,贞霓才思考过陆家在“逃难”之中维持排场是件不容易的事,“心理医生讲我的毛病可能是老早就有了的呀。”

    “十三点!”兰熹还是那句话。这次是骂洋医生,也是骂不知好歹的女儿。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知道富人家孩子的家庭责任更大。就拿贞霓的娘家来说吧,陆太太金兰熹,十八九岁就帮着继母管家,连终身大事都差点耽误;陆先生陆永棠也是十八九岁就被在侨居地发了财的父亲送回家乡,要他娶贵胄淑女,负责为三代平民家庭“洗底”。贞霓是老大,替在国共内战中损失惨重的家族做点事,攀一门当门对户,在生意上可以支持周转的姻亲是责无旁贷的美事,有必要弄到四十年后看心理医生那么严重吗?

    “搞不清爽我自家的心理,我要一辈子吃药咯!”六十岁的老女儿不如昔日好打发了,贞霓半撒娇半威胁地向母亲讨说法。

    “铜钿啥人不喜欢?我陆家就算有钞票也没你黄家尬多——”门铃响了。兰熹说:“今朝你同阿姨一桌。”一面动身走向麻将间。

    人外有人,小富之外有大富,大富之外还有巨富。民国变天,陆家在香港虽然远胜于多数见机迟以至坐困“吊颈岭”的难民,毕竟家产也丢了十之七八,比上早就布局海外一点没在国民政府金圆券上吃亏的黄家,已从几年前上海滩上的财势相当降等到了自叹弗如。和黄家结亲,撇开生意上多个“给力”盟友的长远好处,兰熹当然更相信自己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才把十八岁的贞霓远送到纽约黄家去“做客”,制造近水楼台。

    花名在外的黄智成也曾经是个纯情少年,不过他年轻时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拿到今日来看只是一节老哏:就是儿子自己找的娱乐界对象,得不到有经济实权父母的同意,一双恋人不顾家庭反对共筑爱巢,智成使出拖字诀,想有了孙子父母就会软化,结果纨绔子弟还没把自己拖成能当家的主,未婚得女的情人浓情已经转淡,舞国名花更在上海撤守的最后关头接受黄家的金条和船票带着女儿不告而别。被抛弃的儿子回到父母身边以后看破爱情,除了有时出去“搞七捻三”,大致专心家族生意。相熟的社交圈里自有一套道德标准,咸认为纨绔子弟跟一个舞女正经谈恋爱、同居是败家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简介 >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目录 > 女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