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
一照,只见里面并不是坑道,而只是石墙上凹进去的一块,只有几米深,散落着几截长竿,看来是可以连接到一起的。我也觉得奇怪,便想伸手拿起来瞧瞧,谁知这些长竿一碰之下,就烂成稀泥一样。由于有地下水,两千年前的东西,一触即烂。

    这个在坑道石壁上的凹坑,似乎是专门用来放这些长竿的,难道是用来测量水深的?三人不得其解,想不出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走到坑道的尽头,已经距离地面约有数十米落差了,从这里开始,就不再是人工开挖修建的坑道,而是地下天然的山洞,而且无路可循,想从这里继续向前,就必须下水游泳了。

    水边排列着几条木制古船,可能去明楼祭拜王墓的人就是乘这些船过去,但是年代久远,这些木船也都烂得差不多只剩下船架子了,再也难以使用。

    我们把大背包上捆绑的气囊拉开,让它填满空气,漂浮在水面上,冲锋枪等武器就放在最上面,以便随时取出来使用。把狼眼手电筒收起,打开头盔上的战术射灯照明,然后也跟着下水,扶着背包上的大气囊,涉水而行。

    在水中走出十几米,双脚就够不到地面了,冰冷刺骨的地下水越来越深,我看了看指南针,水流的方向正好是和虫谷平行。

    水中有许多巨大的天然石柱,好像海底的珊瑚一样,千枝百杈,由于洞中漆黑,看不大清楚这些奇怪的石柱是怎么形成的。

    洞顶距离水面的位置很低,显得格外压抑,我抬头向上一看,有很多植物的巨大根茎都从上面生长了下来,有些甚至直接伸进了水里,形成一个罕见的植物洞顶。

    地形逐渐变低,水面和洞顶的距离也逐渐拉高,呼吸较刚才顺畅了不少,而头顶垂下来的植物根茎,与那些古怪的石头珊瑚,却越来越密集。水中还有一些鱼儿,不时在水下碰到我们的身体,随后远远游开,我暗中庆幸,还好不是食人鱼。

    为了确认前进的方向,Shirley 杨让胖子把信号枪取出来,再次向前方发射了一枚照明弹,胖子数了数剩余的照明弹数量:“还有八发,这次带得太少了,得悠着点用。”说完在信号枪中装了一发,调了一下射程,向前发射出去。

    照明弹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最后挂在不远处交缠在一起的植物藤蔓上,这一瞬间,白光把四周的山洞照得雪亮,一副罕见而又可怕的自然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原来那些珊瑚状的石柱,都是远古时代树木的化石。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遗物,由千万年泥沙掩埋所形成,最多见的是动物化石,因为动物的骨骼和牙齿有机物较少,无机物较多,被泥沙掩埋后,腐烂的程度就会放慢,被泥沙空隙中缓慢流动的地下水冲刷,将过剩的矿物质沉淀下来,形成晶体,在骨骼彻底腐烂前,这些矿物的晶体如果能彻底取代有机物,就会形成真正的化石。

    但是植物的化石少见得多,这是由于植物腐烂的速度远远快于动物的骨骼。Shirley 杨兴奋地说:“遮龙山在亿万年前可能是一座巨大的活火山,在最后一次末日般的火山喷发过程中,附近还发生了泥石流,岩浆吞没了山下的森林,被高温在瞬间碳化了的树木立刻被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吞没,温度也在瞬间冷却。”

    过了千万年的漫长岁月,随着地壳下陷,又经过地下水系的反复冲刷,在泥沙中封存了无数年的森林,又在地下显露了出来。

    我却没觉得这些石头树有什么稀奇的,当年我在昆仑山也挖出来过,不过最近Shirley 杨一直都显得忧心忡忡,神色间始终带着忧郁,也难得见她高兴,便对Shirley 杨说:“咱们来云南这一路虽然没少担惊受怕,却也见了些真山真水,看到些平常人一辈子都看不到的东西,也算得上是不虚此行,得到了不小的收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简介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目录 > 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