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题目:时间煮雨
    a

    《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恐龙特急克塞号》。

    范晓萱。苏慧伦和她的《柠檬树》。郑秀文那年刚刚出版了《值得》。

    《星星的金币》。《回首又见他》。有个再老牌不过的《东京爱情故事》。

    瓦塔诺和他的《魔神英雄坛》,同样名字接近而容易搞混的《魔神坛斗士》,他们来自日本。美国的《忍者神龟》不甘示弱,爱因斯坦,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小霸王学习机和视力矫正仪,为买后者被学校强征了20块钱去。每年暑假都会反复播放的《希茜公主》和《成长的烦恼》。后来出演《泰坦尼克号》的李奥纳多在里面青涩地像个小气泡。

    向为救森林大火而英勇牺牲的赖宁同学学习。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学习。

    从学校放学回来的下午,用啫哩粉冲在碗里放进冰箱后自制的果冻。康辉虾条。蜂皇浆巧克力和麦粒素。

    b

    代沟是一定会存在的。

    晚饭时,把饭拌在汤里喝的稀里哗啦,桌面上的话题却转到了父母那一辈喜欢过的歌星偶像。邓丽君、山口百惠,当然曾有耳闻,但也只是quot;有耳闻quot;的程度。电视里重播起山口百惠的经典《雪疑》,看了两眼便觉得quot;换台换台宁可看丰胸广告去quot;。可在当年,却听说是曾让整个国家都出现万人空巷的辉煌。只不过几十年过去,便会被一边喝着稀饭汤一边含糊不清的声音评价说quot;土得要死嘛!quot;

    事实上,比起还略知一二的名字,有许多曾经在当年风行的偶像,眼下根本连听也不曾听说过。张行是谁,吴涤清是谁,郑绪兰是谁。而对于他们的疑问也不足以提起打探的兴趣,接在quot;谁啊……quot;后面的没准会是另一句quot;妈再给我添碗汤quot;。

    其实,这时在家里的某个抽屉中,依然存放着妈妈当年买的名为quot;张行quot;的歌手出版的磁带,据说他的一首《迟到》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c

    谁啊?

    好土啊。

    d

    代沟是一定会存在的。

    既然时间,年月,光阴,这些都是具体的词语,宛如窗户格子一样切码着泛白的天空。那么在又一天到来时,昨天的一切便又朝quot;前天quot;迈近了一点。队伍蜿蜒向前,把你送到愈加遥远的起点。

    而身后是,身后是熙熙攘攘的新的嘈杂,延续着什么叫做换代更新。

    e

    它们像一丛燃烧后的烟,可以清晰地看见自由缓行的灰色颗粒,然后在你目睹的整个过程中,逐渐扩散淡却,最后尽数消失在日光中。

    所有说着quot;我们那时候quot;的事,所有用quot;当年quot;起句的事,所有留一个quot;你们不会懂quot;做结尾的事。从没有主动地意识过它们会频繁地出现在自己的口语中,这明明只有年长的那些老人,无力争辩只有不屑可以表达时的说法才对。

    (我们那时候,)赶在放学回家看电视里播放的动画,普通话配音,从来不会觉得不好。(当年)网络没有这么普及,所以大家在日常里说着正常的话聊着寻常的天,心里有按捺不住的阴暗面,也没有这个论坛那个博客去宣泄。

    狠狠地用下作的词语骂某个人。

    (我们那时候,)席绢还是言情小说的最大供应商,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却也会耳濡目染地听两段。稍微正经些的杂志,《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多么多么土气的四字名词,但眼下却丝毫不会用这样的形容去予以评价。被里面某个文章感动的时候,完全像个蠢材那样哭倒在沙发上,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不朽简介 >不朽目录 > 题目:时间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