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二十七
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把我们这个东方的古老国度包容进去了!

    “家”里的人都睡着了。灯光很昏暗,我并不妨碍谁。老会计仍在拼命地磨牙,中尉打着响亮的呼噜,报社编辑在说梦话……而我被巨大的逻辑力量和广博深刻的智慧弄得醉醺醺的。能艺术地、形象地、从具体生活出发来表达理性思维的结果,是思想家艺术家难能可贵的本领,而马克思在这方面达到了顶峰。我这时开始认真读马克思的书,倒多半是把她当作艺术的珍品;她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玩味。语言文字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它们创造的奇迹是在人的心灵里。它们能把读者固有的思想击碎、分裂,然后再重新排列组合。

    艺术会使人陶醉,思想也会使人陶醉。如果艺术和思想都是上品,那么这就是双料的醇酒。尽管我一时还不能完全品尝出这酒的妙处,但醇酒自然会发挥作用。那瘸子保管员养的公鸡叫头遍时——其他人家的公鸡早被吃掉了,我把《第二篇》全部读完了。那最后一页的文字,再没有那样清楚地说明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理性王国的全部动听的观念是怎么一回事!马克思这样说: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限界内进行的。这个领域,实际是天赋人权之真正的乐园。

    在那里行使支配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一种商品(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是由他们的自由意志决定。他们是以自由人,权利平等者的资格,订结契约的。契约是最后结果,他们的意志就在此取得共同的法律表现。平等!因为他们彼此都以商品所有者的资格发生关系,以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处分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使他们联合并发生关系的唯一的力,是他们的利己心,他们的特殊利益,他们的私利。正因为每一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所以每一个人都由事物之预定的调和,或在什么都照顾到的神的指导下,只做那种相互有益,共同有用,或全体有利的工作。

    马克思已经剖析得如此明明白白,我真恨相见太晚,同时奇怪后人还要不厌其烦地连篇累牍地写出那么多文章来揭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虚伪性。这些文章加起来可以塞满一个庞大的书库,却抵不上马克思这段不足三百字的文字。并且,一九五七年对我进行的批判,竟也没有一个人使用这段文字来把我从所谓人道主义文学的睡梦中唤醒。我有点愤慨了,我愤慨的不是他们对我的批判,而是对我没有做像样的批判,把批判变成了一场大喊大叫的可笑的闹剧,从而使我莫名其妙,也只好变得可笑地玩世不恭起来。

    那最后一段话,更使我在这荒村的小土房里一个人忍俊不禁。马克思是那么妙不可言地用几笔就勾画出资本家与工资劳动者的关系:离开简单流通或商品交换的领域……剧中人的形象似乎就有些改变了。原来的货币所有者,现今变成了资本家,他昂首走在前面;劳动力的所有者,就变成他们的劳动者,跟在他后头。一个是笑眯眯,雄赳赳,专心于事业;别一个却是畏缩不前,好像是把自己的皮运到市场去,没有什么期待,只期待着剥似的。

    有睡下以后,这一幅生动的画面还在我脑海中萦绕,不过它变成了这副样子:走在前面的,是我的伯父、父亲,和他们崇拜的“专心于事业”的摩根们;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大群他们所雇佣的工人。但这幅画一瞬间又变成了另一副样子:现在,工人走在前面了,“笑眯眯,雄赳赳,专心于事业”,而原来走在前面的却跟在后面,“畏缩不前,好像是把自己的皮运到市场去,没有什么期待,只期待着剥似的”。而我呢,一个穿着烂棉袄、蓬头垢面的乞丐似的人物,既无法和走在前面的工人一样“笑眯眯,雄赳赳,专心于事业”;也没有什么再可“剥”的了,所以只得踟蹰在二者之间,进退不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绿化树简介 >绿化树目录 > 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