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青出于蓝
    贴小广告不行,杨小丽就和员工们用送豆浆的方式宣传海底捞,他们把豆浆用暖壶装上,去附近单位挨家挨户送给人家喝:上下班时,也去公共汽车站送。

    小丽说:“谁赏脸喝我们一杯免费的豆浆,我们都很感激,因为很多单位连门都不让我们进。”

    可是偌大的西安不缺一个火锅店,海底捞在西安的第一家店苦苦撑了几个月,客人仍然不饱和。

    一天,杨小丽坐公车,看旁边有两个打扮入时的妇女,估计她们应该,爱吃火锅,所以一路上就想跟她们说,来海底捞尝尝吧。可是实在不好意思,张不开口。

    杨小丽说:“我脸憋得通红,到站竞忘了下车。一看过站了,再不说就更亏了,我终于跟人家说了。

    那是我第一次在公车上给海底捞抓顾客!”

    我问:“你怎么说的?”

    小丽说:“我叫她们姐姐。她们刚开始眉毛都竖起来了,以为我是搞传销的或是骗子。我说,我们是四川来的,开了一家火锅店叫海底捞,味道挺好的,价钱也公道,请她们过去尝尝,然后把我们的地址和电话给了他们。”

    “她们来了吗?”我又问。

    “她们第三天真来了,我高兴死了!从此,我就不怕上街抓客人了。现在抓顾客的文化已融在海底捞人的血液里,因为海底捞创办初期没钱做广告,所有顾客都是这样一桌一桌硬抓来的。我们对面是一家很有名的老字号火锅店,吃饭时客人都去他们那里;他们那里没座了,才有可能轮到我们。

    “有一天中午,我们店还有一张台空着。我看到对面一辆车停下来,下来三个人正往他们家走。我就跟一个服务员说,咱俩过去,看看能不能把他们拉过来。我俩跑过去,好说歹说,连拉带扯把他们拉进我们店。结果一问,他们就是我们旁边石油公司的。从此,他们就成了我们的常客了。”

    望着眼前这位有过这样经历的姑娘,我不能不肃然起敬。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的老板张勇宣传海底捞时还需要找点借口,比如,海底捞在简阳刚开店时,张勇故意拿些零钱去银行存钱,在办理存钱业务时,趁机跟人家介绍海底捞。而她,一个21岁的农村姑娘,在西安的公车和大街上竟然直捣龙门为海底捞抓客户!

    杨小丽看我有点走神。这个阅人无数的女子马上把我拉回来,她说:“黄老师,你说这样费劲拉来的客人,我们怎么可能不把人家服务好?”

    我精神一振,马上说:“那是必须的。”

    小丽又说:“在海底捞做久了的人都养成了揣摩人的心理习惯。不出几句话,我们就能知道客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公事宴请,还是朋友聚会;谁请谁,谁是主要人物。

    “一天,我们一个服务员为一对刚谈恋爱的客人服务时,看出那男孩正在拼命追女孩。女孩顺口说了一句,天真热,要是能吃凉糕多好。服务员跟我说后,我让她搭着出租车去给他们买回凉糕。结果,这对恋人结婚时还专门给我们送来喜糖。’经营好一个饭馆需要的不仅是顾客,还需要好的管理。

    餐厅的采购永远是大难题。西安海底捞远离四川,西安店必须独立负责采购。火锅店的原材料采购极为复杂,蔬菜、副食、海鲜、肉类,不仅种类繁多价钱常变,而且都是个体供货。如何买到质量好、价钱适中的原材料是所有餐厅老板最头痛的问题。很多餐厅做不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老板不敢把采购权交给外人,因为这种采购太难控制。采购人员可能仅仅为了一包好烟,而给你买回一堆吃得下但不新鲜的蔬菜。

    一个正规火锅店的采购量不仅巨大,而且繁杂。作为店长的杨小丽再不放心,也要授权别人去采购。

    这个才21岁的姑娘,虽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18岁就在餐厅打工的她深深理解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海底捞你学不会简介 >海底捞你学不会目录 > 青出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