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瘦子》——幽默其表,冷硬如昔
    大约是二十年前了吧,好莱坞曾流行过相当一波灾难片,比此番的泰坦尼克或火山爆发要全面且猛烈多了。那回的灾难,大如巨型邮轮(海神号)、摩天大楼,小如一架波音七四七、甚至只坐了三四十人的某辆快乐大巴士都会出事。反正一时之间该撞冰山的一定撞冰山,该失火的一定失火,该爆炸的也必然准时轰然一声,生命忽然充满着意外且脆弱如蜉蚁草芥,人人自危。然而,灾难片除了好莱坞展现新的特效和科技好吓人之外,通常还有个永恒不变的伟大主题,那就是,正如希腊悲剧号称有洗涤人心的功用,好莱坞的灾难片更暴烈地把人推到生死的边缘一线,逼人重新检查生命的无常和种种执念的无谓。名利虚无如过眼烟云,没有什么在这样的处境之下是丢不开的;而且,通过大难临身的相互牺牲、相互扶持和谅解,人的情感得到另一次的新生和确认,于是原本彼此不对眼的父母儿女冰释了,热情早已冷却的夫妻眼中重新有了对方,而一直就如胶似漆、爱得不得了的俊男美女情侣(男女主角)更经此洗礼,up-grade成了死生契阔永生不离的动人肺腑世纪爱情,在片尾甜美且带着哲学训人意味的主题曲扬起、新的一天安然到来之时,重新瞻望生命的地平线——

    e may never love like this again,我们此生此世再不可能如这一刻这么相爱了……

    甜蜜如是,也夸张如是。

    我想,如果让达许·汉密特这样对人性充满着残酷几近虚无看法的人,来写一部类似的灾难小说或电影剧本的话,究竟会变成什么一种德性?简直令人不敢想像。

    进入上流社会

    这部小说是汉密特一生五大长篇的最后一部,时为一九三四年,彼时他已算功成名就了,居住于纽约,还雇用了两名经纪人,一个专门负责电影方面的事务,一个则料理书的出版。很显然,这位从下层泥淖中拔起的冷硬派始祖已脱了胎换了骨,昂然进入了繁华的上流社会了。

    更重要的,当时他身旁的女性也换人了,原来那个在贫穷岁月和他一起、但不甚聪明也始终进不了他写作世界的小护士约瑟芬·朵兰,早在一九二九年他还不算发达时就和他分手了(显然灾难日子的相互扶持并没让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他生命中新的女人是莉莉安·赫尔曼。和朵兰不同,莉莉安是个有大学学位、离过婚的成熟聪慧女性,能分享他的所思所想,参与他的写作,汉密特死后才结集成册的短篇小说——the Big Knockover,便由她编辑而成。

    这是一书的写作背景,对这位主张写小说便是“把生活切割出来,直接移到白纸之上”的坚定写实主义者,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如此现实生活的大转变——由搏命的残酷大街到夜夜宴会笙歌不绝——当然也直接被汉密特切割下来搬到白纸之上,这遂使得一书成为最不像“汉密特小说”的小说,尤其是那些迷恋汉密特冷硬如磐石不动的评论家和读者更是感慨万千,怎么在他晚年(其实此时他才四十一岁)会跑出这么柔和浪漫的作品来。

    不想妥协的冷硬之人

    类型小说的读者常在阅读想像中把自己投射于小说中某个喜爱的角色之上,有关这点,之前汉密特的小说一直有个共同的特质,他书中的任何角色,不管是男是女是正是邪,没有一个是读者乐于扮演的——然而例外,小说中优雅幽默的侦探尼克·查尔斯(本来应该是尼克·查拉蓝比得斯,希腊裔的),和他那位有钱、善良、热情洋溢且喜欢在言辞中修理她丈夫的老婆诺拉,皆是容易被认同的角色;而两夫妻没完没了的轻松斗嘴更是讲惯生冷血腥笑话的汉密特从未有过的。

    然而,如果我们小说读仔细一些,不被这种上流社会的优雅糖衣所蒙蔽,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瘦子》——幽默其表,冷硬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