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病愈还乡 擂鼓歼敌
    却说屈平病势日重,吓得碧霞小姐六神无主,哭哭啼啼地去禀报母亲景夫人和祖父昭明晖。消息惊动了昭府上下内外,一连数日,请医的,抓药的,采药的,探病的,出出入入,来往不绝,但却不见有多少起色。明晖老人心急似火,忙修书一封,遣人乘专船到郢都去请太医,昼夜兼程,五日方还。太医姓史,是一位古稀老人,身高不过五尺,须髯尽白,慈祥斯文,任昭府老少急如热锅蚂蚁,他却慢条斯理,虽湿衣而不乱步。当史太医抵达昭府时,已是太阳落山时分,他仿佛赶路人步入旅馆,茶饭过后倒头便睡,根本不提诊治病患一事。直到次日辰时,方由昭老太爷和景夫人等陪同,迈着方步来到屈平房间。景夫人急于介绍病症,史太医摇手笑道:“病家勿需开口,老朽自知端的。”

    史太医再次净过手,漱过口,然后翻眼皮,看舌苔,切脉。一切过后,瞑目凝神,沉思片刻,伏于案头,奋笔疾书,呈予昭明晖。明晖接帛在手,见上边书写的全是患者的病症——倦怠,心悸,自汗,恶寒,高烧不退,口渴,喉疼,周身酸疼不适,便干溺黄,神昏谵语。昭明晖哪里知晓这些,忙命丫鬟转递景夫人。景夫人亦不甚了然,持帛步出房间,询问女儿碧霞与服侍的下人。一盏茶工夫,景夫人返回,盛赞史太医断病若神,与实情不差毫发,真乃扁鹊转世也。

    昭明晖献茶,与之对几而坐,询问病因及病症。史太医答道:“因劳思过重而致心脾两虚。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内外交困,故而脉浮弦,舌苔黄腻,舌质红,此系外感风热,实热之症也。”

    景夫人探询道:“此症可好调理?”

    史太医解释说:“难倒也不难,只是需要些时间,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似抽丝。”

    昭明晖由衷地赞叹道:“有史太医的神针妙药,必收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之效!……”

    “过奖,昭右尹实在是过奖,史某愧不敢当!……”史太医毕恭毕敬地说。

    彼此又说了些客套话,史太医便秉笔处方。他一共开了三个方子,第一个为:

    双花,连翘,荆芥,薄荷,甘草,桔梗,牛蒡子,淡豆豉,芦根,淡竹叶。

    三帖,鲜姜三片为引,水煎服。

    第二个方是:

    菊花,连翘,芦根,甘草。

    三帖,水煎服。

    第三个方:

    人参,炒白术,当归,黄芪,龙眼肉,茯神,木香,远志,炒枣仁,甘草,大枣。

    炼蜜为丸,早晚空腹各服一丸。

    拟就药方,史太医呈予昭明晖,解释道:“第一方服三剂后,病情将明显好转;第二方服后五日,症状将全部消失;第三方调服静养一月,心脾必由虚转实。”

    史太医因郢都太忙,不能在此久留,故同时处好三方,以便早些归返。

    屈平依方服药,一月后身体果然完全康复。

    在屈平患病的整个过程中,碧霞一直守候在病榻之侧。她煎汤熬药,喂饭喂水。她仿佛与屈平血脉相通,经络相连——屈平高烧,她浑身冒汗;屈平疼痛,她心肝抽搐;屈平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她腹胀胃饱,水米不进;屈平神昏谵语,她失魂落魄……

    屈平高烧淌虚汗,碧霞先是将葛巾浸湿,拧干,叠成长方形,敷于他的额头,后来竟然身着一件薄若蝉翼的内衣,伏于他那仰卧着的前胸,让屈平心中的火往自己心里烧,让屈平身上的热往自己身上流。屈平持续高烧,嘴唇干裂,血珠点点。开始,碧霞用湿布给他擦拭,用羹匙舀蜜水给他滋润。后来索性伏下身去,用舌舔那血球,用唇润那裂缝。有一段时间,屈平口不能咀嚼,连橘瓣也不能吃了。开始,碧霞将橘瓣榨成汁,滤纯,用羹匙舀着一勺一勺地喂,后来干脆填入自己口中咀嚼,像母亲喂婴儿那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六章 病愈还乡 擂鼓歼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