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七章 长沙盛情 罗城慰藉
,堪称是美餐盛宴了。寥老汉用“四菜一汤”来招待屈左徒,菜是辣椒鸡、清炖鲤鱼、粉蒸藕、萝卜炖野兔,汤为金针蘑菇汤。喝的是陈酿黍米老酒,吃的是上等白米干饭,老汉与长子盼福奉陪。为了筹备这一餐饭,寥老汉不知费过多少心血,伤过多少脑筋,熬过多少不眠之夜,这都是一家人嘴里不吃,肚子里挪的呀!也正因为吃过这样一餐饭,这个八口之家不知需勒紧裤带过多久,不知需付出多少艰辛与愁苦。然而,这位土埋半截的农民老汉寥辛耕却硬是这样做了,这是怎样的深情厚意啊!屈原是观察问题入木三分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是感情丰富饱满细致入微的诗人,是以“娴于辞令”著称于世的外交家,面对着这餐桌上的美酒佳肴,这一腔真诚与盛意,并没有说多少话,他的面容庄重肃穆,他的表情苦涩阴沉,因为他的心灵上正压着难以承受的重负,这重负似山岳,若峰峦,压得他抑郁、憋闷、窒息,他感到内疚与羞愧,只觉得无颜面对荆楚的社稷江山,对不起屈氏、熊氏及芔姓的列祖列宗,更愧对拥戴自己、对自己寄托着厚望的楚国千百万黎民百姓。今天寥老汉这样盛情款待,屈原不仅不感到舒心与悦意,反而觉得这是对他的莫大嘲讽和凌辱,这凌辱不亚于吐他一脸痰,扇他一记耳光。羞辱之外他更感到痛心,这疼痛有甚于在他的心脏上拉了一道血口,又撒少许咸盐在上边搓揉。因此,餐桌上的气氛甚是沉闷,屈原基本上是默默无语,自然酒也饮得少,饭也吃不下。倒是寥辛耕老汉骂骂不休,他骂昏君不辨忠奸,骂奸贼误国害民,骂世道混浊昏暗,骂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无恶不做,骂到气愤处,口中的唾星、饭渣四处乱喷。听着这声声詈骂,屈原似觉正有乱箭在穿自己的心,他简直找不出多少道理和话语劝慰这位朴实憨厚正直的农民老汉,只能笼笼统统地说些摸不着边际的话,诸如乌云遮不住太阳,乌云上边是青天,待风吹云散之后,天空中必是阳光灿烂之类,苍白无力,根本解决不了寥老汉任何实际问题。

    寥辛耕老汉盛情相邀,尽其所能款待,但这一餐饭却是在阴沉郁闷的气氛中进行的,原因不在宾与主,而在这个乌云笼罩的国家和社会。屈原劝寥老汉的话虽然笼统,但却是至理名言,乌云上边确是青天,待风吹云散之后,必是朗朗乾坤。然而,这风何时能吹,有谁来吹,却令人茫然……

    昭川江是长沙一带最大的贵族,仗着他系王族三氏之一,朝中又有几门掌实权的亲戚,加以这里山高皇帝远,他便可一手遮天,横行乡里。他曾霸占了北去湘江流经长沙一带的二百里水域,凡在江中航运捕捞者,他都要收取“水赋”,这赋重于敲骨吸髓,害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渔夫一旦失去了江河湖泊,好比农民失去了土地,只有活活饿死。为了生存,他们纷纷组织起来,抗赋不交,与昭川江周旋斗争,直发展到杀死他的管家和数十名家丁。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组织湘江渔民起来反霸抗赋的领头雁是滕兴波,此人身高丈二,五大三粗,人群里一站,山丘铁塔一般,颇有震慑的威力。不仅如此,他还极富文韬武略,胆大心细,因而他所领导的反霸抗赋斗争进行得有条不紊,从无大的过失。昭川江奈何不了滕兴波,便拿他的亲属撒气,设计捉去了他的高堂老母和妻子百般折磨,并设下圈套,妄图趁滕兴波带人往救之机将其逮住。滕兴波偏偏不上这个当,亲人们便在昭川江的魔爪下整日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就在这相持的关键时刻,屈左徒变法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这荒僻的边远地区,江河解冻,人心沸腾。新法有许多限制贵族特权的条款,当时是强力推行,暴风骤雨一般,昭川江也算识时务者,未敢对抗,释放了滕兴波的母亲与爱妻,放弃了对湘江水域的霸占权。后来虽说因国君昏聩,奸臣与贵族阻挠,变法改革未能进行到底,中途夭折,但既已经过了暴风雨的袭击,贵族们便不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二七章 长沙盛情 罗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