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八章 溆水灵鹿 木洲蜜橘


    这是一座宝山,山上少见松、杉之类的普通树木,多是樟、楠、梓、檀等树中之珍品。林中药材遍地,且多为稀世之科目。这座小山的兽类也别具特色,因为山小,故绝无狮、虎、豹、鹏、雕之类的鸷禽猛兽。嬉戏追逐于山林的兔、狐、獐、獾等等,它们性格似乎既活泼,又温柔,一个个瞪着机灵的小眼,或红,或蓝,或黑,显得是那么可爱,彼此无侵,无伐,无害,在这里似乎见不到科学家所谓的“种内斗争”。偶而也会碰到几只大灰狼,但它们似乎也十分驯良,毫无半点野性。无处不见梅花鹿,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它们是那样的纯朴、憨厚、和善。鹿本来是以善跑著称,但这里的梅花鹿却很少撅起短尾巴狂奔者,主要是这里无侵害其利益、危及其生命的敌人,它们跟所有的禽兽都能够友好相处,亲密往来,猴子、山狸、鸽子、乌鸦跳在鹿背上的现象屡见不鲜。

    溆水在山下绕了一个弯,形成了一弯下弦月。这溆水有两个特点,一是深而蓝,二是清而缓,蓝得象宝石,清得似碧玉,是一首委婉的抒情诗,是一章美妙的小夜曲,莫说驾起一叶风帆在水中悠悠荡桨,便是在河岸上一站,心中也会甜得淌蜜,醉得飘仙。整个河滩,全是松软娇黄的细沙,若米似面,打着赤脚在这沙滩上漫步,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身后留下两行清晰的脚丫丫,若印似画。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倘使无诸侯纷争,无强秦入侵,无奸佞卖国,万民无饥饿冻馁之苦,屈原真该心旷神怡,多留下一些光辉灿烂的诗篇,健康长寿以至百岁。然而,此刻屈原是在流亡途中,他的心时刻都在滴血,从来不曾有过瞬息安宁。个人的吉凶祸福与安危,屈原早已置之度外,他胸中装的是楚国的万里江山和黎民百姓,惦念的是顷襄王和郢都,担心的是强秦与群小勾结,荆楚之锦绣河山不久将为强秦之铁蹄所践踏,人民将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而,这几乎能令人成仙得道的锦山绣水,却未能使屈原的心胸有多少松弛与欢悦。不过,屈原毕竟不是凡夫俗子,他有海洋一样宽阔的胸怀与度量,他总是居高临下地向前看,对楚国的未来至今没有绝望,这希冀使他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气度与胆识,成为生活的强者,为楚国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天下的统一而顽强地生活着,痴情地幻想着顷襄王的悔悟,召其进京,共商富国强兵之大计。有了这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屈原便不沮丧,不颓废,虽说夜夜辗转难眠,顿顿不思饮食,体态消瘦,形容枯槁,但却依然精神矍铄,谈吐不俗,争辩起问题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不亚当年。他的生活依然很有规律,每日晨曦微露起身,穿戴盥洗既毕,便到茅屋后密林中的草地上去舞他那陆离长剑,一招一式,一来一往,象当年一样不肯有丝毫苟且。练着练着霞光染醉了山岗,灿烂的朝霞从密林枝叶的罅隙筛进草地。晨风在吹,枝叶在动,这霞光便交相辉映起来,五光十色,斑斓陆离,犹似现代化舞台的灯光一样绚烂,令人眼花缭乱。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致优美,环境幽雅,远非左徒府橘园所能媲美。

    屈原虽是流放在外,但仍有一些仆役和贴身侍女跟随。婵娟没有从行,她被屈原强迫回秭归乐平里老家去了,义父不忍心让女儿跟随自己受苦。既有奴仆相随,一日三餐自不劳屈原下厨,故屈原舞剑直舞至侍女来唤用膳为止。简便的早餐过后,屈原或于茅舍内席地而坐,面前是溆水百姓为他准备的几案和文房四宝,他可以静心地读书,披阅简牍,创作诗文;或到林中闲游,听鸟鸣,观兽戏,闻花香;或走下山去,到溆水岸边漫步,吟哦诗篇,欣赏绿水白帆的美景。

    屈原为人十分随和,他将渔民农夫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彼此亲如家人。人们知道他博闻强志,是位无书不读、无所不知的博物君子,且曾为当朝一品高官,因而屈原所到之处,便有百姓相随,相围,相聚,七言八语地询长问短,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二八章 溆水灵鹿 木洲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