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八章 溆水灵鹿 木洲蜜橘
原耐心地逐一解答。凡听过屈原讲解的人,均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仿佛有珍馐美味填塞了辘辘饥肠,一个个咂巴着嘴心满意足地离去了。屈原的生活并不孤独,不寂寞,来溆水不久,他便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群,孩子们喊他“爷爷”,年轻的唤他“叔叔”、“伯父”,同龄人则亲热地叫“我的弟兄”,自然,男女老幼依然称他“三闾大夫”。他常随渔船扬帆江上,他常应邀到百姓家里做客。趁机了解民众的生活,嘘寒问暖。他吃百家饭,餐桌上常常摆放着张家送来的鱼,李家送来的虾,王家送来的蟹,赵家送来的新米饭。

    过去,这座仙境般的小山无人居住,每当夜晚,山下的人们举首翘望,黑苍苍的象一头伏卧着的怪兽,颇有几分阴森可怖。如今屈原一行住上了山腰,昼有袅袅炊烟,夜有荧荧灯火,给这座苍翠的小山增添了几分生机。有一老奶奶给屈原送来了一只大花公鸡,有一细伢子给屈爷爷牵来了一只母黄狗,于是这万绿丛中便时常飞出鸡鸣狗吠之声,别有一番情趣。

    夏日乘凉,山下的人们拿着小凳,提着马扎,携着蒲团,成群结队地拥上小山,簇围在屈原的四周,或听他谈古论今,或听他弹琴抒情。屈原虽生活在这样山清水秀、幽雅闲适的环境里,却依然是愁肠百结,因而他的琴声充满了愤懑哀怨之情,如泣如诉的琴声,催落了多少人的热泪!……

    夜深了,青年们燃起了篝火,烈火熊熊,火焰照得十分遥远,这光焰给溆水两岸的人们送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

    一天晚上,大家又聚在屈原的茅舍里听琴,静夜里,这琴声显得特别清幽、凄婉、酸楚和愤慨,仿佛正有钢锯在锯割人们的心,随着这刺刺的推拉声,一颗颗鲜嫩的心在破裂,鲜血淋漓,汇聚成流,涓涓流淌,在场的人无不汪然出涕,热泪纵横。忽然,从茅舍外传来了一阵阵悲泣之声,与室内的哭声合成一片,汇作一流。原来是小山上的一群梅花鹿,它们夜夜来偷听屈原讲故事或弹琴,听到伤心处,便情不自禁地大放悲声——好一群有灵性的梅花鹿啊!天长日久,这群精明的梅花鹿便由屋外偷听变成了茅舍中的常客,也和人们一样敬仰着这位赤胆忠心的三闾大夫。它们一个个蹲坐于地,挺着身,昂着头,竖着耳,瞪着眼,聚精会神地谛听,且极富表情,喜怒哀乐随琴声而变,或悲愤不已,或痛哭流涕,或慷慨激昂,或摩拳擦掌。二更过后,该让三闾大夫休息了,大家相约离去,每当这个时候,梅花鹿们总是让人们先走,并热情地跟众人打招呼。它们最后离去,一遍又一遍地向屈原拱手致谢,走走停停,有时走出门去又返了回来,很显出恋恋不舍的样子。

    来年盛夏,暴雨成灾,长时间高温潮湿,致使瘴气弥漫。先发自深山老林,渐渐传至溆水流域,百姓染瘴疠而病倒者十有六七。屈原因体质下降,愁思抑郁,终日忧心忡忡,染病较早,且十分沉重。他先发冷,有寒战,脸色发绀,半个时辰后体温迅速上升。寒战停止后继以高烧和脸色潮红,伴有头疼、口渴、脉搏快而洪大。高热四个时辰后,突然全身大汗,体温骤然下降,除疲劳外,顿觉舒服轻快,安然入睡。

    以上三个阶段可算作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很有规律。

    当高热时,头疼,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恶心,呕吐。发作后鼻唇部出现了疱疹。

    反复多次发作,腹部明显肿大,有压痛。有时昏迷,有时清醒。清醒时剧烈头疼,烦躁不安,抽搐。昏迷时沉睡不醒,谵语连篇:他讲的是变法改革,联齐抗秦,统一天下;讲的是对怀王的怀念,对顷襄王的怨愤,对卖国求荣群小的疾恨;讲的是对溆水两岸瘟疫缠身的百姓的牵挂。虽是谵语,但却讲着讲着便禁不住地老泪纵横。

    屈原身边虽说也有三五个仆役和侍女,但从郢都来湘西,不服水土,最易染病,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二八章 溆水灵鹿 木洲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