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八章 溆水灵鹿 木洲蜜橘
果腹尚且困难,更不敢奢望有好饭好菜补养身体,所以,人们病虽愈,但却体质难以恢复,一个个面黄肌瘦,耳断头低。

    一天,又有一只公鹿来屈原的茅舍献鹿茸,屈原拍着它的脑瓜亲切地说:“尊敬的有灵性的梅花鹿,屈平衷心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倘有可能,当为国再效忠贞,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日下余之体魄业已康复,勿需再行滋补,望能为溆浦之民早日健壮多付出些代价和牺牲……”听了屈原的话,公鹿温驯地点点头,摇摇尾,离去了。第二天一早,公鹿又来到屈原的茅舍,导引着他来到溆水转弯处一个石潭边。石潭周围聚集了数十只梅花鹿,它们见屈原走近,相约“扑嗵嗵”跳进深潭,一边将犄角在潭边的岩石上磨破,将头伸入水中摇了又摇,摆了又摆,一边朝三闾大夫高叫。屈原自然早已明白,满潭之水都已有了鹿茸的药性了,通知两岸的千家万户都来舀潭水回家饮用,百姓无不欣喜若狂,体质日渐康健。

    过了许久,屈原欲离开溆浦了,他们一行登上船只,乡亲们都赶到河边来送行,那一群群梅花鹿也依依不舍地来到河边。乡亲们恸哭不止,梅花鹿也眼含热泪昂起长颈嘶鸣,闻者无不撕肝裂胆。

    公元前278年夏历的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江殉国。消息传来,溆浦人民无不悲怆号天,泪湿沾襟。自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百姓都要在溆水里划龙舟、丢粽子,怀念三闾大夫。屈原曾经住过的小山上,每到这天更深夜静之时,都会传出一阵阵梅花鹿的鸣叫,人们晓得,这些有灵性的梅花鹿又在思念三闾大夫了,于是便命名此山为“鹿鸣山”,还在山上建了一座屈子祠。这是后话。

    离辰溪县城十余里,沅水中有一个江心小岛,名唤木洲。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乘坐沅水里的舟船溯流而上,一天傍晚在木洲的码头上靠了岸。多么诱人的江心小岛啊,青山高耸,绿水缠绕,岛上顺山形水势稀稀落落地点缀着三五个村落,远地里望去,简直就是蔚蓝夜空中的一轮皎洁的皓月和数颗星斗,硕大荷叶上的几粒晶莹的明珠。然而虽是晴朗的天空,落日似艳妆少女丰润的面庞,晚霞将沅水染得一带橘红,木洲上却似乎笼罩着无形的阴影。小船搭好跳板,屈原上了码头,放眼望去,河洲上的茅屋一幢挨着一幢,天到这般时候了,却不见有一处炊烟升起。睹此,一向关心百姓疾苦的屈原不禁暗中生疑,为了探个究竟,他迫不及待地走进一幢低矮的茅屋。这哪里是人可居住的家呀,简直就是洞窖穴窟——阴暗,潮湿,酸、臭、臊、霉、腥诸味汇成一股恶作气,呛人口鼻,令人作呕。初进屋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待眼睛慢慢适应了这昏暗的光线,才发现这里的全部家具只有一张破旧不全的矮几。矮几后边坐着一位八旬老翁,他身材高大,但却瘦骨嶙峋,满脸深皱,眍眼,塌鼻,陷嘴,双目无光。周围左右是他的儿孙们,俱都骨瘦如柴,三根青筋挑着个头,一个个没精打采。祖孙三代皆破衣烂衫,叫花子一般。东间躺着一位老妪,病痛与饥饿折磨得她只有一息尚存。西间床上翻滚着一位青年妇女,这是老翁的一位孙媳,其时就要分娩,只见她面无血色,大腹高耸,辗转反侧,声声呻吟,惨厉揪心。床前有一接生婆,正在心急火燎地徘徊无奈。

    正间里一家人席地而坐,霜染须眉、形容枯槁的老人把一只只黑不溜秋的野果分发给他的儿孙。屈原上前躬身施礼道:“老人家,打扰了。”

    老翁闻声欠欠身,大约他已无力起身还礼了。他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半天才说了句:“客人请了。”

    屈原并不嫌弃这里气浊屋脏,走上前去,挨老翁坐下,亲切地说道:“船泊贵处,特来看望您老人家。”

    老翁听了屈原的话,两个眼圈里都汪着混浊的热泪,讷讷不出于口道:“岂敢!岂敢!穷乡僻野,让客人见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屈子传简介 >屈子传目录 > 第二八章 溆水灵鹿 木洲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