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章 托古改制
刘歆一笑:

    “辟雍呀,倒不必太着意了,咱大汉有了。”

    “有了?在哪儿?”

    “安汉公,辟雍,其实就是太学。这个辟字,又可以写成壁,周朝为了给贵族子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雍水河畔,建了这么一所国立贵族大学,一共有五座建筑,南为成均,北为上库,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日辟雍,因为是在雍水河畔,又形如壁环,所以叫做辟雍。《礼经·王制》里说过:‘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所以刚才您说要建辟雍,我就想告诉您,周代的辟雍,就是咱大汉的太学。”

    “幸亏遇上专家了,要不,指不定露多大的怯呢!不过这也没关系,咱们不是计划兴建太学宿舍吗,就把这两者合并,都算在辟雍工程里头,理由跟刚才你说的一样,存古制嘛!灵台你就不用说了,就是天象台,准备在西北郊择一佳址,也照着周文王那座灵台的样子盖。咱大汉的亭台楼榭虽说不少,可专门用来观测天象的这还是头一座,可得盖得象模象样的!”

    “那是那是!天象那东西,灵着呢,小至个人的疾病生死,大到国家的兴盛衰亡,都有天象预警呢——都知道您平时最相信这个!说了半天,也不知刘秀说明白没有?”

    “明白了,明白得很!颖叔,回去之后,务必尽快根据考证结果绘制出示意图来,咱大汉朝里朝外,大概就得你亲自监造这三大建筑了,我派将作大匠协助你!”

    刘歆受宠若惊:

    “秀怎么敢当!这可不是普通的工程,政治意义忒重大了,刘秀这双肩膀,可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

    “颖叔就不必推辞了嘛!当然,如此重大的事情,莽是决不会当甩手大掌柜的!待莽奏明太后之后,也当亲临现场,为伟大的事业添砖加瓦的!”

    “这刘秀就放心了!您是不知道哇,您现在一举一动的表率作用有多么立竿见影!您只一去,都甭亲自动手,大伙儿的干劲立马就得给煽动起来!擎好吧您!”

    刘歆还真不是舔腚沟子。八月庚子日一大早,安汉公宰衡太傅大司马新都侯王莽捧着文书亲临明堂、辟雍的施工现场,才象征性地铲了三锹土、搬了两块砖,立马传播得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瞧瞧安汉公,那叫身先士卒,二百来斤的大土筐,扛起来就跑!”

    “那算什么?您老是没瞧见,就悠那一锹下去,愣铲起一座小山来!大司马,人家练过武功!”

    王莽赶上推土机了!

    甭管是不是推土机,反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目的王莽算是达到了。

    第二天,也就是辛丑日,十万人大聚会,有儒生,也有平民,全都跑来义务劳动,大干苦干加上二十三干(巧干),二十天的工夫,废弃了上千年的明堂、辟雍、灵台,就堂而皇之地耸立在众人面前了。

    三大建筑刚刚落成,立马就派上了用场。

    王莽知道,眼下大汉的局面,还离不开刘家的支持,正好明堂也盖得了,干脆尝尝新鲜,搞他一次大规模的活动,不比剪彩实惠得多?

    于是在元始五年正月间,在明堂举行祫(Xia)祭大礼。

    所谓“祫祭”,其实就是合祭,是把刘氏远远近近的列祖列宗集合起来,归拢包堆儿大祭一回。嚯!气势那叫个壮观!浩浩荡荡,来了一千多号特邀嘉宾,其中有风尘仆仆赶进京来的二十八位诸侯王,一百二十位列侯,九百多位皇族成员。

    祭礼本身倒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无非是把十来块木头牌位供起来,宰杀几头猪、牛、羊倒霉的畜牲,顶礼膜拜一番,就算完成任务。

    但是真正让那些应征前来助祭的刘氏宗亲们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兴奋不已的,却是祭礼之后的节目。

    什么节目?不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王莽简介 >王莽目录 > 第22章 托古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