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的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艺术,它受国家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自然地理、国际关系等条件的制约,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极格局的出现和长期延续以及武器装备的迅速更新是决定各国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下面介绍若干国家战后军事战略理论演变的大致轮廓。

    (1)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首次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在战后初期短暂的平静以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1947年美国政府把遏制苏联确定为国家的基本政治目标。美国外交官、遏制政策的倡导者乔治.凯南说,遏制就是要对苏联" 采取坚决的包围政策,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国家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美苏之间的冷战从此开始。在从4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的40多年时间里,遏制苏联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军事战略为之服务的主要政治目标。在此期间,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遏制战略。美苏之间的冷战首先表现为在欧洲的军事对峙。在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苏联在欧洲拥有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针对这一现实,美国在40年代末制订遏制战略,强调依靠核威慑和有节制的地区性常规力量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并在威慑失效时打赢新的欧洲战争乃至更大范围的战争。这项战略设想:一旦发生战争,将由驻欧美军和欧洲盟国的军队阻滞对方的进攻;同时由美国战略空军向对方的纵深目标进行轰炸,包括原子轰炸;尔后全面动员军事力量进行反攻。所以,这项战略基本上是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争期间西方国家的传统战略。

    要求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并用,侧重依靠常规力量,原子弹只是作为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加以使用。为了贯彻这项战略,美国在加速发展核武器的同时保持相当规模的常规力量;与西欧国家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在以后几年里与从中东到东北亚的一系列国家组成若干军事联盟,力图从军事上包围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西欧以及其他地区建立大量前沿军事基地,特别是供执行原子轰炸任务的轰炸机使用的基地。但是,这项战略超出了美国及其西欧盟国的经济能力。美国既无力在欧洲建立与苏联的常规力量平衡,也无力有效地维持庞大的军事包围圈。

    大规模报复战略。到50年代中期,美国的核力量进一步增强,开始拥有可用于实战的氢弹,原子弹的储存量迅速增加,开始装备喷气式战略轰炸机,从而具有实施洲际核打击的能力。苏联也开始拥有核武器,但美国仍拥有巨大的核优势。这些构成了美国制订新战略的基础。1953年,执政不久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批准了新的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国务卿杜勒斯解释说,新战略要求" 依靠一支强大的报复力量,用我们选择的武器,在我们选择的地方立即进行报复".所以,这项战略的实质是以核武器作为主要的威慑手段和战争手段,对任何重要的" 侵略" 都报以全面核战争,并且把对方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作为主要打击目标,以迫使对方投降。这标志着美国用核战略代替了常规战略。1954年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采纳大规模报复战略。这项战略把北约组织的军事力量分为两部分,即以常规力量为" 盾" ,用于阻滞对方的进攻;以核力量为" 剑" ,用于打击和战胜对方。因而这项战略也称" 剑和盾" 战略。根据这项战略,美国在50年代着重加强核力量,而把常规力量(主要是地面部队)放在次要位置上。美国决策者认为,实行这项战略可以节省维持庞大的常规力量和遍布全球的大量军事基地的费用,因而可以用较低廉的代价赢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当代军事史简介 >世界当代军事史目录 > 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