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战役理论新趋向
战的理论,包括如何计划和实施战役。战役是一种持续时间较久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以同时和连续实施的若干战斗打败一支敌军。兵力的部署,目标的选择,以及为削弱和战胜敌军而采取的行动,都是战役行动的组成部分。它们既为下一场战斗规定条件,又着眼于扩张战术性成果。1986年美军《作战纲要》进一步把战役战术作战划分为战局、战役、交战、战斗四级。战局是指在一个战争区或作战区为达成战略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联合作战行动;战役是大部队在战局的某个阶段或一次重大交战中的协调一致的行动;交战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战斗组成;战斗是双方机动部队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战局包括战争区战局和作战区战局两种,都是战略性的;战局和战役属于战役级行动;交战和战斗属于战术级行动。这表明,美军已形成独特的战役理论体系。

    1982年《作战纲要》正式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的理论。空地一体作战,就是指合成军队指挥官在扩大的战场上利用各种观察与侦察器材观察敌人全纵深,并利用空军和地面部队的各种作战手段、综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在全纵深内打击敌人。这一理论是根据对未来战场(首先是欧洲战场)的预测,针对苏军作战思想和特点,为充分发挥美军的技术潜力而提出的。它的出发点是夺取或保持主动权,并积极运用这种主动权去打败敌人。所以,它强调进攻精神,主张对敌方实施纵深攻击,重视避强击弱的机动作战,同时规定在战役行动中发扬常规火力和核火力,并实施非正规战和心理战。

    纵深攻击战法是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为对付苏军纵深梯次作战部署,在与敌军第一梯队作战的同时,以远战火力和机动部队攻击敌纵深内尚未投入战斗的后续梯队,以及核武器、指挥所、后勤设施、机场等重要目标;通过打乱、迟滞、削弱敌后续梯队,使敌第一梯队得不到及时增援,从而破坏敌进攻的锐势或防御的韧性。根据这种战法,在防御的全过程都要实施纵深攻击,把战场范围向前延伸至敌整个作战部署的纵深,而不是以往作战理论规定的把防御纵深向己方部队后方延伸,从而使进攻与防御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前方和后方的区别进一步缩小,而战场范围更加扩大。

    美军还规定了空地一体作战的4 项基本原则和10项作战要则。4 项基本原则是主动、灵敏、纵深、协调。10项作战要则是:确保行动的统一;预见战场上的事态;集中力量击敌弱点;指定、保持和改变主要作战方向;坚持战斗;快速运动、猛烈打击和迅速结束;利用地形和气象条件,采取欺骗和作战保密措施;为实施决定性的行动,保存实力;使各兵种及诸军种相辅相成和相互加强;了解战斗对士兵、部队和指挥人员的影响。美军认为,这些基本原则和作战要则不代替9 大作战原则,而是9 大作战原则的具体化。

    美军认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研究和论述陆军在战役和战术这两级形成和运用战斗力的方法,是一种战役理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苏军的战区战略性战役理论,都是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对峙的产物。它们形成的时间相近,所依据的物质条件相似,都强调机动作战、立体作战和全纵深攻击,代表了当代战役理论发展的趋向。

    80年代中期以后,美军先后制订2000年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21世纪陆军理论的设想,提出广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加强对外层空间的军事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对部队实施指挥与控制,在更广大的战场上实施部队的快速机动,以及提高对付低强度冲突和恐怖活动的能力等。

    冷战结束后,美军把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应用于海湾战争。以后几年,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制定的地区防务战略的要求,提出主要针对大规模地区冲突的联合作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当代军事史简介 >世界当代军事史目录 > 3.战役理论新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