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提要
认识,而是在悟境中现证的。若以知解执著实有藏识,作法我计著,佛陀认为则同于外道,这在卷二中有说明,藉此免除某些中观家非议。

    3、宗门与教门

    宗门叫宗通,属自觉证道境界,离文字相有、无等思虑,必具顿悟跃入通宗体验,方称宗通;教门即教下、说通,乃佛陀随众生领会程度,说种种经典,引导众生。

    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文字妄想,趣(证入)无漏界知觉地自相(证入无漏界,自己觉察本分心地的当下实况。无漏界,即一切归于本分的自知自觉相知觉地自相,没有了对外有境界的迷信执著,不再漏向外在实有感)。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照明自心,指导众生),是名宗通相(卷三)。

    离自心现种种妄想(外在实有感),谓不堕(知见分别的)一、异、俱、不俱品(等等二边偏见),超度一切心、意(根)、意识(的执著外有之相),(达到)自觉(的)圣境界,离(分别心)因(形)成(的对外有之知)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二乘之人),堕(世俗有、无)二边(偏见)者,所不能知,我说是名自宗通法(此为禅宗自明心地的证道体验)。

    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

    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自证)修行者。(卷三)

    禅宗,在宗通自证,自觉圣境界方面,远离言说文字壁立万仞,不容拟议言说,但在教化方面授童蒙,还是为说种种契经。达摩大师提倡藉教悟宗,在度众生行持中,也不可或缺。

    自觉圣境界的自宗通法为全经、也是禅宗之核心。乃通达经题佛说一切皆心境之锁钥。经文中或作自得胜进相、自觉地自相、觉自心现量、自宗通、缘自觉趣,大意相同,皆吾人自省,觉受当下心念、情志、感觉,乃至呼吸等实况之义。唯此品味人生,则契合三种般若智慧:A、文字般若,也称相似般若,信解自觉义理,指明入圣方向;B、观照般若,依解起行,将自觉作动词,实践身心之微密觉观,此乃悟前悟后之自为功夫;C、实相般若,自觉为名词,义为已达圣境之实证,并安住自在境地。故观察自觉、自为、自在,上可证悟圣境,渐断二执(我、法);下可广济三途苦趣,道场在兹,修证在兹,念兹在兹,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卷四)。

    禅宗旨趣,不出乎此。

    三、唯识观

    唯识观由:1唯识宗旨、2唯识观纲领、3藏识非仅知见(之有)等节说明。

    1、唯识宗旨

    唯识观即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世界观,也可以作凡主客观存在,皆心识所显之观察修为,皆契经题佛说一切皆心境。

    唯识世界观,体现于如来藏,也称阿赖耶识、八识、藏识、识藏,赅括净染,可表现为真识与转识。真识即净空如来藏本身,或称藏识真相、自真相识、如如境、净八识,是实不灭的;而转识或转相、分别事相、业相是由如来藏派生出的假相,是生灭的染八识,二者关系是:藏识本身是不生不灭,但函摄转识与业相生灭假相,然而却是他们的体性、根因与终极目的。二者非异非不异,佛用泥团微尘、牛二角关系以说明之:泥团摄微尘,微尘合泥团;牛二角,实无二体。

    用现代电影比喻,亦贴切,拷贝喻识藏,放映之银幕影像喻转识,拷贝及放映全程喻赅染净之八识,本无增减生灭,而影像情节却现出生灭得失等人事假相;底片内容本无影像中虚拟出的实有,而映现情境却煞有介事,人物景物森罗万有;底片本不动,而影像在活动。

    佛陀说: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其所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目录 >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