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四 诠言训
也。人能虚己以游于世,孰能訾之!

    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有以欲多而亡者,未有以无欲而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也。故智不足免患,愚不足以至于失宁。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故成者非所为也,得者非所求也。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有授而无予,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弗德,所杀者非怨,则几于道也。

    圣人不为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已也;修足誉之德,不求人之誉己也。不能使祸不至,信己之不迎也;不能使福必来,信己之不攘也。祸之至也,百其求所生,故穷而不忧;福之至也,非其求所成,故通而弗矜。知祸福之制不在于己也,故闲居而乐,无为而治。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无,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故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治国者,先为不可夺,以待敌之可夺也。舜修之历山而海内从化,文王修之歧周而天下移风。使舜趋天下之利,而忘修己之道,身犹弗能保,何尺地之有!故治未固于不乱,而事为治者,必危;行未固于无非,而急求名者,必剉也。福莫大无祸,利莫美不丧。动之为物,不损则益,不成则毁,不利则病,皆险也,道之者危。故秦胜乎戎而败乎骰,楚胜乎诸夏而败乎柏莒。故道不可以劝而就利者,而可以宁避害者。故常无祸,不常有福;常无罪,不常有功。

    圣人无思虑,无设储,来者弗迎,去者弗将,人虽东西南北,独立中央。故处众枉之中不失其直,天下皆流,独不离其坛域。故不为善,不避丑,遵天之道;不为始,不专己,循天之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从天之则。不求所无,不失所得,内无祸,外无福,祸福不生,安有人贼?为善则观,为不善则议;观则生贵,议则生患。故道术不可以进而求名,而可以退而修身;不可以得利,而可以离害。故圣人不以行求名,不以智见誉。法修自然,己无所与。虑不胜数,行不胜德,事不胜道。为者有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道无不通,与道争则凶。故《诗》曰:弗识弗知,顺帝之则。有智而无为,与无智者同道;有能而无事,与无能者同德。其智也,皆之者至,然后觉其动也;使之者至,然后觉其为也。有智若无智,有能若无能,道理为正也,故功盖天下,不施其美;泽及后世,不有其名;道理通而人伪灭也。

    名与道不两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人者,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故世有盛名,则衰之日至矣。欲尸名者必为善。货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货数而任己。欲见誉于为善,而立名于为质,则治不修故,而事不须时。治不修故,则多责;事不须时,则无功。责多功鲜,无以塞之,则妄发而邀当,妄为而要中。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事之败也,不足以獘身。故重为善若重为非,而几于道矣。

    天下非无信士也,临货分财必探筹而定分,以为有心者之于平,不若无心者也。天下非无廉士也,然而守重宝者必关户而全封,以为有欲者之于廉,不若无欲者也。人举其疵则怨人,鉴见其丑则善鉴。人能接物而不与己焉,则兔于累矣。公孙龙粲于辞而贸名,邓析巧辩而乱法,苏秦善说而亡国。由其道则善无章,修其理则巧无名。故以巧斗力者,始于阳,常卒于阴;以慧治国者,始于治,常卒于乱。使水流下,孰弗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故文胜则质掩,邪巧则正塞之也。

    德可以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道可以自治,而不可以使人乱。虽有圣贤之宝,不遇暴乱之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汤、武之王也,遇桀、纣之暴也。桀、纣非以汤、武之贤暴也,汤、武遭桀、纣之暴而王也。故虽贤王,必待遇。遇者,能遭于时而得之也,非智能所求而成也。君子修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目录 > 卷十四 诠言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