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华家岭阻击战
    1936年10月10日,一、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县城胜利会师。古老的小城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城楼上红旗招展,战士们欢呼跳跃,全国规模的红军长征在这里宣告结束。但当时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党中央和毛主席为全军制定的战略方针是:团结内部,联合友军,粉碎蒋介石的围剿计划。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以达逼蒋抗日,停止内战,组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里面的友军,指的就是东北军和西北军。当时红军与他们正处在秘密联系状态,在联合抗日的问题上已达成共识。

    蒋介石对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的秘密联系早有所闻,加之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集中,已形成横跨黄河两岸,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一心灭共的蒋介石犹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宁,此时的他正忙于处理“两广事件”,一直脱不开手。当他好不容易摆平此事后,立即下令对西北的红军进行最后的围剿。这一次,他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和100架战斗轰炸机,决心将主力红军聚歼于黄河以东的陕甘地区。同时,他又强迫东北军、西北军参与执行他的围剿计划,想在战争中削弱他们的实力,如不服从,则将他们调离西北,脱离与红军的接触,逐步肢解,扫除后患。这是一个极其反动而阴险的计划,但蒋介石没有料到,张学良将他精心策划的“通渭会战”计划及时通报给中共中央,并建议红军及早进行宁夏战役,控制河西,接通苏联。

    党中央鉴于时间紧迫,在会师的第二天,就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提前实施宁夏战役计划,打乱蒋介石的军事布署。

    时五军做为红四方面军的总后卫,此刻正在西兰公路马家营子至华家岭一带执行警戒任务。当前方传来胜利会师的消息,五军将士无不为之兴奋,部队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为保障会师后的主力部队安全北上,董振堂按照总部的布置,率部就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准备抗击毛炳文第三十七军的攻击。由于此地地形不利于防守,故选择阵地及为重要。董振堂会同副军长罗南辉、参谋长李屏仁等谨慎地勘查华家岭一线,最后决定将第一道防线摆在马家营子,由十三师三十七团和三十九团负责。十五师的两个团隐蔽在华家岭后山,作为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罗南辉副军长负责指挥,第二道防线由军部直接掌握。

    21日清晨,敌人一个师九个美式装备团逼近马家营子,其先头部队沿公路肆无忌惮的开过来,不知不觉已进入五军早已预设的口袋。罗副军长一声令下,两侧山腰上的轻、重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扫向敌人,敌先头部队顿时乱成一片。罗副军长果断下令出击,三十七团在团长李屏仁、政委谢良的带领下,向残敌扑去。这一仗只短短三十分钟,五军全歼敌先头部队几百人,还活捉了三十几名俘虏。打扫完战场,战士们又分散在公路两侧阵地上,等候敌人的下一轮攻击。

    不多久,敌人的飞机过来了,在马家营子上空疯狂地投弹、扫射。刹时,马家营子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轰击过后,敌一个整团的步兵又沿着公路蜂拥而来,战士们依托公路两侧光山上的阵地,给敌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敌人再一次退却。一会儿,敌飞机再一次飞临阵地上空,对两侧的阵地又是一阵狂轰滥炸,由于这一带全是光秃秃的小山,没有什么可隐蔽的,因此三十七团在敌飞机的轰炸下,伤亡较大。

    中午,三十七团将敌人一步步引至第二道防线,攻上来的敌人先是用重炮猛轰华家岭后山四十五团的主阵地,见没什么动静,于是一个整营的步兵嚎叫着扑了上来。团长叶崇本并不急于开火,一直把敌人放到离山头只有五十米左右位置,然后一个猛烈地突击,打得敌人屁滚尿流的逃回到山脚下。脑羞成怒的敌人再次调上飞机,对我军防守的主阵地猛烈轰炸。霎时间,山梁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不久,敌第二轮攻击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五军团传奇简介 >红五军团传奇目录 > 十、华家岭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