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官政二
    【官政二】

    船闸【原文】淮南①漕渠②,筑埭③以畜水,不知始于何时,旧传召伯埭④谢公⑤所为。按李翱⑥《来南录》,唐时犹是流水,不应谢公时已作此埭。天圣⑦中,监真州排岸司⑧右侍禁陶鉴始议为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是时工部⑨郎中⑩方仲荀、文思使张纶为发运使、副,表行之,始为真州闸。岁省冗卒五百人、杂费百二十五万。运舟旧法,舟载米不过三百石。闸成,始为四百石船。其后所载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余囊,囊二石。自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诸埭,相次废革,至今为利。余元丰中过真州,江亭后粪壤中见一卧石,乃胡武平为《水闸记》,略叙其事,而不甚详具。【注释】①淮南:宋代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即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②漕渠:可作漕运用的渠道。一说这里指邗沟,即江苏淮安至仪征的一段古运河。③埭(di):坝。④召(sho)伯埭:在今江苏扬州邵伯镇。⑤谢公:即谢安,东晋时任宰相。⑥李翱:人名,字习之,唐时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等职。⑦天圣:宋仁宗赵祯年号(10231032年)。⑧排岸司:掌管河渠水利的官员。⑨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制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⑩郎中:汉代以后,中央六部都设司,各司长官称郎中。文思使:掌管文思院的官员。宋代置文思院,掌管手工艺制造。冗卒:多余的士卒。石(dn):古代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浸:渐渐。囊:袋。囊二石:每袋装两石。相次废革:先后废弃不用了。粪壤:这里指污泥。粪:秽土,污泥。胡武平:即胡宿,字武平,曾任扬子尉、知湖州、枢密副使、太子少师等。【译文】淮南的漕运水道,采用修筑水坝来蓄水的办法,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说召伯埭是东晋时谢安所修筑的。但是查阅李翱《来南录》的有关记载可知,唐朝时召伯埭那儿还是畅通的河流,因此不可能在谢安时就修筑起了这座水坝。宋仁宗天圣年间,监管真州的排岸司右侍禁陶鉴才开始提议修建复闸来调节水位落差,以解决船只通过水坝的困难。当时工部郎中方仲荀和文思使张纶担任正、副发运使,上表请求朝廷推广这种做法,于是才修建了真州复闸。每年可节省五百名差役、一百二十五万杂费。按照老的船运方法,每条船装米不超过三百石。复闸修成后,一开始可以装载四百石。后来装载量逐步增加,官船可以达到七百石;私家船只可以装到八百多袋,每袋重二石。从此以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等水坝都相继废除旧制改用新法,水运的便利作用直到今天还在发挥。我曾于元丰年间路过真州,在江亭后面的污泥中发现了一块倒地的石碑,那上面刻的是胡武平所撰的真州《水闸记》,很简略地记述了建闸的事情,不过不够详细具体。张杲卿断案【原文】张杲卿①丞相知润州②日,有妇人夫出外数日不归,忽有人报菜园井中有死人,妇人惊往视之,号哭③曰:吾夫也。遂以闻官④。公⑤令属官集邻里就井验是其夫与非,众皆以井深不可辨,请出尸验之。公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所司⑥鞠问⑦,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⑧其谋。【注释】①张杲(ɡǎo)卿:即张升,字杲卿,宋韩城人。②润州:古州名,即今江苏镇江。③号哭:连喊带叫地大声哭。号:哭而有声,大声哭。④闻官:即使官府闻,让官府得知,也就是向官府报案的意思。⑤公:文中指张杲卿。⑥所司:所掌管的官署。⑦鞠(jū)问:审问。鞠:通鞫,审讯犯人。⑧与闻:参与谋划,知道情况。【译文】张杲卿在润州担任知州时,有个妇女的丈夫外出多日没有回家。突然有人告知一处菜园的井里有死人,这个妇女很吃惊地过去一看,放声大哭道:这是我的丈夫啊!于是报告了官府。张杲卿就让他的下属官员把这个妇女的邻居们召集到井边,辨认井里的死人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目录 > 官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