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回 猗氏断盐晋侯讨伐
    宣王二十三年,中条山盐湖的盐邑主猗氏霸占盐湖之盐,不对北部几个诸侯供应食盐,这让黄河北部几个诸侯很是老火,包括晋国在内。

    晋穆侯急了,不供应盐怎么行,大家都知道,人每天每顿都吃盐,盐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用微量元素,一个人的身上三分之二是水,每个人身上至少有五两至八两盐,人不吃盐,就会生病,生病到了医院,医生就会给你补盐水,这是为何?

    医生说,人体缺盐,人体内的酸碱失去平衡,神经系统就会出毛病,人体无力,肌肉,心脏跳动不正常,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眩晕,昏厥,恶心,呕吐,心跳加,脉搏细弱,视力模糊,骨质酥松,这些症状,足以让人们为了食盐的问题而动一场战争,一场因为食盐引起的一场战争,就要开始。

    中条山盐湖,是世界上三大内6盐湖之一,这里是确保中原地区,以及北方黄河之东地区人民食盐的基地,这里也是朝廷盐司的直管盐场,而猗氏人就是负责这个盐场制盐的北方部落。

    猗氏族,一看这个猗字,就知道他们和猃狁,犬戎,狄人属于同类,是中原人对北方名族的一种印象叫法,出于歧视或者污蔑的称呼。时代变迁,猗氏族人,经过兴衰成败之后,再一次的强大起来,他们占据中条山北麓,盐湖,还有涑水平原,资源物产丰富,尤其是食盐,让他们富得流油,这是朝廷管控产品,古代凡是强大的诸侯国,都会形容他们,通鱼盐之货,这表明盐的地位,在商贾工业中地位极其重要。

    猗人为何不贡这几个诸侯国的食盐?难道他们不怕朝廷惩罚他们吗?

    猗人,周朝人称条绒,就是中条山好战的民族。这也难怪,大家都要前去抢盐,或者强逼他们供盐,更有可能因为盐的问题,常生争端,甚至战争,这里因盐而战的战事太多,所以成为好战民族的代表,战争成为戎,所谓国之大事,祭祀与戎,戎就是战争,兵戎,戎马是也,久而久之,人们送其外号,条戎。

    条戎猗氏,因为战争多了,也就不怕了,不惧了,勇敢了,无畏了,甚至养成好战,主动的性格,习惯成了自然。

    我想,猗人的战争,大多数是为了捍卫,保护,抵御,抗击之类的行为,绝不是对外扩张的雄心所致,为的是这个盐湖之盐,他们要捍卫自己的领土,保护自身的利益,抵御资源掠夺和不平等的贸易条款,抗击外来的强行侵略。

    这次对北部几个诸侯国断绝供盐的根源,也是出于上面所说的问题,以晋国为的杨国,郇国,虞候,耿国,这些都是姬姓诸侯国,尤其是杨国,他是当朝王上宣王的王子之国,你敢不贡吗?

    原则上,除了按时朝贡王朝食盐之外,诸侯对诸侯邦国之间的物资来往,都是属于平等的贸易往来,不存在供给,更不存在无偿奉献,即使是王亲国戚的诸侯国,也是一样,这叫公平,这叫合理。

    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来了,晋穆侯隔空对话对猗氏君说道:“王子杨国刚刚成立,宣王册封之时,没有下拨都少钱财,你们猗氏国要无偿供应杨国三十年食盐,以表祝贺,以表支持。”

    猗氏君回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猗氏国何以有力支撑三十年无偿供盐?朝廷的十之五成的盐税,何以上缴?”

    晋穆侯回声:“哪你就无偿供给杨国食盐十年吧,而我们晋国的食盐进口价格,优惠的价格就按照朝廷税收之五成税价,加上一成的人工成本,作为对晋国的食盐进口计价。”

    猗氏君再次回道:“宣王王子立国,我等也不好不表示,那么,就按照成本价格,税收五成,人工一成,合计六成的价格供给杨国三年,晋国也按照税额之外,另加三成的价格供给一年,以后每年按照一成的上涨幅度递增,直到平价为止。”

    晋穆侯很是不爽,派晋国盐司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二百六十七回 猗氏断盐晋侯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