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本年大势
    1936年是铁青着脸来临的,渴望和平生活的人们因为它的到来而胆战心惊。早就传说,世界大战将在这一年爆发,无数的人将失去最宝贵的生命。

    1936年1月2日,新年的第二天,中国开始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断绝贸易关系。理由是意大利入侵了阿比西尼亚,也就是现在的埃塞俄比亚。20万意大利军队,配备着新式的装备——坦克、飞机、毒气、重炮,正式向草昧未开的阿比西尼亚开战。阿比西尼亚像中国一样紧急寻求国际联盟的支持。配备最新式武器的意大利军队对只有刀、箭、火枪的阿比西尼亚人动武,阿比西尼亚的外交代表在国联说了一句最伤心的话:“这不是战争,而是屠杀。”信奉法西斯主义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则洋洋得意地向他的追随者许愿:“我们要回复古代罗马的光荣”,“意大利需要殖民地”。

    1936年5月5日,是中国立法机构公布宪法草案的日子,阿比西尼亚京城沦陷,皇帝流亡英国。欧洲集体安全体制首先被墨索里尼钻了个窟窿,而希特勒最后恶狠狠地摧毁了它。当1936年德国与日本签订防共协定,希特勒压抑不住战争的欲望时,中国的爱国者才逐渐清醒过来,原来纳粹的铁十字闪耀着阴冷的光。法西斯不仅不是中国爱国者的朋友,而且终究会成为自己的死敌。

    阿比西尼亚的命运让国人不免兔死狐悲,中国人正在抛弃幻想,国联指望不上,英国、美国也无法指望。国民政府把目光转向了苏联,但寻求国内和解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没有牺牲的决心,没有统一的步伐,没有内部的团结,外援就如海市蜃楼般可望而不可即。

    1936年是五国海军公约到期的日子,没有人指望野心膨胀的日本人还愿意再受美国、英国的束缚,它执意要摧毁“5∶5∶3”的海军舰艇的吨位限制。面对周围邻国越来越重的戒心,日本感到了四面楚歌,所有的周边大国都成了日本国防计划中的假想敌,如北方的苏联、西方的美国、英国。东方的中国一向为日本瞧不起,但在1936年,也郑重其事地将中国作为一个开始值得重视的战争对手,首次列入国防作战计划中。

    《中外月刊》在这一年的元旦发行了新一期,它的主编马星野提醒国人:“1936年的世界大战,第一个火花会发生于太平洋。”“我们已踏进了1936年,我们应该有什么准备与决心?”

    胡汉民在海外住了半年多后回国,他给国人一个新的忠告:抵抗日本要自力更生。蒋介石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收敛好勇斗狠之心。毛泽东意识到了这一点,整整一年他和周恩来一道致力于化敌为友。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大难快要临头的时候,中国靠不了别人。他们这样做有很多自身的特别理由,但毫无疑问,日本可怕的魔影正在他们的脑海里张牙舞爪地晃动着。

    过去的1935年,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是一片灰暗。经济的萧条让工厂主和工人垂头丧气,白银外流困扰着金融家和南京政府的财政官员。痛恨日本的作家、记者们无法用文字发泄心中的郁闷,同情苏维埃运动的人为红军的命运担忧。那年年底学生们在北平空旷街道上的呐喊刺激了国人麻木已久的神经。人们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迈进1936年的。1936年是个充满奇妙、刺激的年份,众多影响深远的大转变就是在这一年完成的。

    国人还在熟悉着法币,但对普通民众来说,感受最深的还是经济的复苏。

    法币实行两三个月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连续出超。有人欢呼出现了产业复兴的前兆,但两个月后又恢复入超局面。农民的购买力增强,到1936年秋收以后更加明显。1936年的6月生产指数达到105.7%。1936年9月、10月,棉纱、棉花、小麦、稻米的价格在上海、天津、青岛各处都一致上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目录 > 本年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