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财务管理概述
收入主要包括:现期收入,收回前期应收款项和票据,需筹措的短期资金等。
②支出主要包括:需支付的材料款、工资、费用、税捐、应付款、借款和利息、购买资本等。
(5)资本预算。反映公司负债、权益的预期变动和增加资本的投向,按筹资及投资两个内容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详细反映。
(6)损益分配预算。反映公司在预算期的利益总额及其分配情况,依据企业销售、成本、费用、投资以及营业外收支情况,结合公司收益分配办法编制。
(7)财务状况预算。反映在预算期末,企业各有关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的预算执行结果及变动情况。所有预算覆盖销售、成本、费用、损益、现金流量、长期投资等财务经营领域。
3、预算管理重点
(1)对母公司、分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主要是成本、费用、收支状态的预算和控制。
(2)对参股子公司、关联企业主要是资本、负债、长期投资方面的预算。
(3)对整个企业群体以资金流量、流向的预算和集中调度、平衡为中心。
4、预算编制方法
视不同部门、下属企业性质及费用型态而定。
(1)传统预算法。将上年度的预算加减本年度预计变动因素而得到。
①特点是编制简单省力,但不合理之处积重难返。
②适用于业务平稳、变动幅度不大的企业。
③生产部门可采用标准成本法。
(2)弹性预算法。以正常情况为基准,分别设计在其70%~110%范围的几个不同水准的预算方案。
①具体可用列表法、图示法、公式法。
②适用于市场变化快、前景不明朗的情况。
(3)零基预算法。不考虑上期情况,而根据现状分析。每次预算从零开始,推倒重来。
①零基预算程序:
推敲每项收支项目有无必要。
根据收支目标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方案。
分析、比较各预算方案,排出优先次序。
选择恰当预算方案。
②其特点是:预算合理、效益高,但编制繁琐耗时。
③研发部门可采用零基预算法。
④企业可将两种预算方法混合使用,每隔几年实施一次全面的零基预算。
第二条 核算管理。
1、核算管理原则
(1)企业一般实施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的核算体制。
(2)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下属企业,财务上独立核算。
(3)对非独立法人的分公司、工厂制企业、事业部,财务上非独立核算,由其总部财务部统筹,可以进行模拟法人内部核算。
(4)核算制度与内部合同交易、经济责任制等配套结合,体现责、权、利对称统一。
2、核算管理主要内容
(1)划分内部核算单位类型:
①盈利性单位,如生产车间、运输队。
②资金占用单位,如采购、仓储、销售。
③费用单位,如各职能部门。
④专项资金单位,如研发、技改。
⑤差额预算单位,如内部福利机构。
(2)划分内部核算层次:
①对生产性企业一般可以实行厂级(总厂、分厂)、车间、班组三级核算。
②或者建立全员、全过程的核算管理制度。
(3)内部核算单位确定三定方案:定编定员、核定资金、定内部交易关系。
(4)内部核算单位实行内部价格结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