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古诗十九首
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

    【赏析】

    传说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了。这一知音难逢的故事,历代相传。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感叹知音难遇。作者先描写高楼的华美壮观,衬托歌者身份的高雅,然后才着意写歌声的哀怨感人,激越悲凉,最后抒发知音难逢的感叹,表示听者对歌者寄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诗人从一曲琴声的描写中,展示了听者的内心活动。他写高楼景色及引用杞梁妻的故事作比喻,从听者对琴声的主观感受的层层刻画,使听音人与弹琴人在乐曲声中成为知音,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整首诗所抒写的情景,都处于感情不断发展的激荡之中,最后达到了高潮,引入了比翼奋翅高飞的境界。

    冉冉孤生竹

    【原文】

    冉冉孤生竹①,结根泰山阿②。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③。

    兔丝生有时④,夫妇会有宜⑤。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⑥。

    思君令人老⑦,轩车⑧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⑨,含英⑩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注释】

    ①冉:本义为毛柔弱下垂的样子,这里引申为柔弱下垂貌。孤生竹:犹言野生竹。孤,独。②阿:本义指大的山陵、大的土山,这里指曲处。③女萝:地衣类植物,依附他物生长,但不能为他物所依附。④生有时:是说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壮即有衰老。时,本义指季度、季节。⑤会:聚会,指夫妇的同居。宜:犹言适当的时间。⑥千里两句:上句说离家远嫁,结婚不容易,是回想过去;下句说婚后远别,久别,是现在的悲哀。悠悠,远也。⑦老:五十至七十岁为老。这位女子正是青春时期,此处是极言相思之苦,并非她真的老去。⑧轩车:是有屏蔽的车。古代大夫以上乘轩车。这位女子的丈夫婚后远行,当然是为了寻求功名富贵,轩车是她的想象,并非实指。⑨伤彼:也就是自伤。蕙兰花:女子自比。⑩含英:指即将盛开的花朵,比喻人的青春活力正在旺盛的时期。含,没有完全发舒。英,花瓣。贱妾:女子自谓。

    【译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菟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菟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两相厮守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催人老青春有限,多么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着秋草般的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着相思苦苦地等着你。

    【赏析】

    此诗云婚后丈夫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显然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风,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诗集目录 > 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