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6

    华卫法躺在床上,突然想到明天,准确地说是今天,是二十七号。按正常情况,庆典呀,剪彩呀之类的一些喜庆日子,人们为了图个喜气和吉利,一般都不会选择单日,讲究的还选八呀,十八呀,二十八呀的,更讲究的还会选择阴历和阳历都逢双的日子,为啥政府大楼落成典礼,这么大的喜庆大事选在二十七号呢?想到这儿,华卫法便问龙希来,龙希来开始哼哼唧唧地不肯明说,看华卫法追住不放,便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个中的原委。

    原来,三阳这地方有死人为大的风俗习惯,认为人活在世上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容易,死后应该得到活着的人的尊重和关怀,再说,谁能没有那一天啊?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实行殡葬制度改革,提倡火葬。三阳原先属于海阳县管辖,县里为了让民间风俗与殡葬制度改革相统一,就在风景如画的南湖边上建了座殡仪馆。改革开放后,南湖风景区成为继省城南州后,全省第二个热点旅游地,而景区边上有个火葬场就有点大煞风景了,不少游客对此颇有异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阳市的对外形象。特别是三阳气候属于南北风向,每逢夏秋两季,南风一吹,火化炉烟囱的灰尘就飘进市区,多年来居民一直反映强烈,每年市人大政协例会,两会代表委员都有提案,要求市政府尽快将火葬场搬迁。在各方压力下,市政府只好让民政局为火葬场重新选址。

    开始,市民政局相中西郊一块地,就是现在的市政府办公大楼的位置。后来,经过专家论证,认为火葬场放在西郊不符合三阳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三阳市西临京杭大运河,当中又夹着京沪高速公路,将来市区只有向西拓展,借靠大运河黄金水道和高速公路的优势,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根据三阳的气候特点,如果将火葬场建在东郊,不论是南风还是北风,对市区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建议火葬场建在东郊。这件事,由于民政部门保密不严,市区居民都知道新火葬场选址在西郊,后来虽然新火葬场建在东郊,但不少居民还是习惯地称东郊为东火葬场,将西郊称为西火葬场。再后来给市政府办公大楼选址时,不了解缘由的上面来的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市政府大楼建在西郊比较合适,最后就定了这个方案。方案确定后,才想起在居民中,西郊有西火葬场这一说法,改址已经不可能了,市里只好硬着头皮在那儿建了政府办公大楼。为了避邪,当时负责筹建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龙希来,悄悄地请了位阴阳先生,经过一番测算,地理先生神七道八地说,建大楼可以,奠基仪式应选在二月二十七,搬迁也应选在二月二十七,两个二十七加在一起,等于五十四,两个二相加等于四,取quot;我没事quot;之意。龙希来信奉阴阳先生的话,就将大楼奠基和落成仪式,都选在二月二十七号。市政府叫火葬场这一说法,从此,在华卫法心中留下了不祥的阴影。

    今天的一切活动像导演过一样,井然有序,自然而正常。

    早晨,华卫法和龙希来驱车到三阳市地界,接来了里下河市市委周书记、陈市长一行。随着一阵热烈的鞭炮声,市委和市政府以及人大政协和各部委办局,顺利地搬进了新办公大楼办公。下午,将市委周书记、陈市长恭送出三阳地界,华卫法和龙希来又送郑锦去公安局上任,大家都兴高采烈、满面红光,喜庆而吉祥。

    二月二十八日早晨,华卫法和郑锦带着江小宁、汪峰以及两办几位秘书,上了辆面包车,向大禹镇出发,去履行他们主政三阳后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

    大禹镇,仅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渊源。据说,大禹镇是古代水圣大禹的一方福地。远古时代,在咱们祖先居住的地方,经常受洪水的侵袭,治理水患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舜帝接替尧帝,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发现大禹的父亲鲧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责简介 >问责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