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越南战争
工作。

    1963年战场形势发生有利于解放武装力量的变化。解放武装力量捣毁大批战略村,消灭或瓦解大批南越政权军队,已能在一次战斗中消灭数百名敌军和击落数架直升机,控制了越南南方一半以上的农村,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到1963年底,美国和南越政权的特种战争基本上失败。11月2 日,南越政权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吴庭艳,不久后建立了军政权。20天后,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不久后美国开始筹划扩大对越南的军事干涉。

    战争的第二阶段,从1964年8 月到1968年12月。

    1964年上半年美国认识到,南越局势日益严重,各级政权处于混乱状态,不立即采取措施便可能失去控制。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不久后出任驻南越大使)都强烈主张采取使战争升级的步骤。6 月美国政府确定将扩大越南战争。8 月初,在南越突击队乘美国炮艇袭击北方沿海岛屿的同时,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与越南鱼雷艇发生冲突。此即北部湾事件。5 日约翰逊命令数十架美军飞机轰炸北方目标;7 日美国国会通过授权总统扩大战争的决议;1965年2 月7 日美空军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3 月8 日美军地面部队开始大批进入南方。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后来也派遣少量军队与美军一起参战。对于美国,越南战争由此升级为美军战斗部队直接参与的局部战争;对于越南,战争成为全面的抗美救国战争。美国在局部战争阶段的作战努力包括在南方的地面战斗和对北方的空中轰炸。

    在南方,驻越美军数量急剧增加。1965年底为18万多人,1966年底为38.5万人,1968年中为52.5万人,1969年1 月达到54.24 万人的最高峰(不包括未驻扎在越南但参加作战的海空军部队)。美军进入越南后,首先进驻沿海的重要基地,并对周围地区进行清剿,建立基地圈。1965年6 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提出的搜剿战略,美军开始远离基地进行大规模搜剿作战,表明美军开始承担起地面作战的主要责任。搜剿战略要求使用大部队搜寻敌军主力及其基地,然后用巨大的火力加以摧毁,目的在于凭借美军武器装备的优势不断地消耗对手,直到耗尽其战争潜力。

    从1965年下半年到1968年初,美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搜剿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美军4.5 万人。搜剿作战的目标主要是边境地区和人民武装力量根据地。在搜剿战役中,美军通常宣布作战区域为" 自由开火区" ,强行驱走当地居民,并派地面部队进行扫荡;一旦确认发现目标或遭遇抵抗,地面部队便后撤,以便毫无约束地使用大炮和飞机轰炸。一次大规模搜剿战役往往要消耗数十万发炮弹和数千吨航弹。据统计,美军在越战期间消耗的弹药超过其在二战中消耗量的一倍多;平均每击毙一名人民武装力量人员要耗费数吨弹药。大规模搜剿给人民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和损失,从1965年底起战场态势发生有利于美军的变化。搜剿作战还造成越南南方社会的毁坏和解体,后果严重。" 自由开火区" 使数百万农民离开家园,流入城市或沦为难民;数十万未离开的平民死于轰炸;大量村庄被摧毁;近一半的丛林和大片农田被喷撒化学药剂,遭到长期、严重的毁坏;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生活依靠美援维持。此外,在搜剿作战中发生大量美军屠杀、残害平民的事件。

    面对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美军,人民武装力量进行了坚韧不屈的抗美战争。1965年12月,劳动党中央采纳南方局书记阮志清提出的战略,决定不惜重大牺牲不断地采取攻势,用革命战争的升级对抗美国的战争升级,以维持战场主动权和军民斗志。根据这一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世界当代军事史简介 >世界当代军事史目录 > 3.越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