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注关节的症治。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原文】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脉象浮滑的,这是表有热,里也有热,主治用白虎汤。

    【评析】

    本条讲白虎汤症的脉象与病机。

    白虎汤症应是里热为主,热势蒸达于外,可至表里俱热,有热而无结,脉象可见到浮滑。这本来是很易理解的问题,只因为原文“里有寒”字句,以致发生长期争议,有些注家就“寒”字大做文章,实际于事无补,我们认为不必拘泥妄定。至于《玉函经》作“白通汤”,从表热里寒来说,似亦有理,但里阳虚的脉象绝不会浮滑,可知也是讹误。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咸,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方》云白通汤非也。

    【原文】

    伤寒,脉结代①,心动悸②,炙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脉结代:结脉和代脉并称,张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②心动悸:心脏跳动得很厉害。

    【译文】

    外感病,脉象结代,心中悸动不宁的,主治用炙甘草汤。

    【评析】

    本条讲伤寒兼见心虚脉症的治法。

    一般说来,结脉轻而代脉重,所以结为病脉,代为危候。脉见结代,症见心脏动悸,这是心血虚而真气不续的征兆,此时虽有伤寒表症,也不可发汗解表,而应当急救其里,用补血益气通阳复脉的炙甘草汤。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结脉并不都主虚症,也有因邪气阻隔,如痰食阻滞,淤血凝结,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又须驱邪为治,邪去则脉自复。此外也有禀赋异常,虽然是结脉而体健无病,不可误作病脉。这就要求医者必须综合整个情况,作具体分析。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原文】

    脉按之来缓,时而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译文】

    脉象按之见缓,时而一止而又继续跳动的,即结脉。又有脉象跳动中一止,能够自还,脉搏停止间歇时间短,复跳的脉稍快的,名“结”,属于阴脉。脉象跳动中一止,不能自还,良久方再搏动的,名“代”,属于阴脉。有这种脉象出现的,大多不易治疗。

    【评析】

    本条讲说明结脉与代脉的异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目录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