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富强相因」-筹建北洋海军
,来加强海防建设;同时竭力支持丁日昌建立三洋海军的主张,以便直接控制北洋海军。当然,就中国防御列强侵略的战略需要来说,李鸿章强调海防、建立海军的意向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不应忽视西北塞防、鼓吹“渐弃新疆”。左宗棠湘系集团的势力先在东南而后移至西北,他既看到日本侵略台湾并窥伺朝鲜、英法两国企图分别由缅甸和越南侵入我国西南诸省的事实,深感沿海防务亟待加强;又目睹阿古柏匪帮盘踞新疆、沙俄强占伊犁的罪行,深感收复新疆乃当务之急。因此,他主张水陆兼顾,一面收重新疆,一面加强海防。他对建立海军一向持积极态度,有人说他奏准设立福州船政局,“是为中国海军萌芽之始”。他认为海军应该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防止被人“挟以自重”,互分畛域,以便在抵御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874 年底正当各省督抚复议基本汇齐之际,同治帝病死,光绪帝继立,慈禧再度垂帘听政,因而拖至1875年3月清廷才下令“亲郡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悉心妥议,限一月内复奏。”这样,“海防议”便进入了廷议阶段。醇亲王奕䜣支持筹办海防,并认为筹款一事,以“李鸿章之请暂罢西征为最上之策”,而“开矿挖煤”只应“试办于一省一地,可则行,不可则止”

    ①。礼亲王世铎指出:“筹办海防一事,实为今日不可再缓之举”,但不可通过“增盐厘、借洋债、开矿等”途径筹款,因为这样作,“深恐流弊易滋,诸多窒碍”。通政使于凌辰、大理寺少卿王家壁公然反对发展近代民用企业和建设近代海防,诬蔑丁日昌为“丁鬼奴”,攻击李鸿章、丁日昌“直欲不用夷变夏不止”。

    以奕䜣为首的总理衙门的结论,既驳斥了于凌辰、王家璧等反对筹办近代海防的谬论,又否定了李鸿章暂缓西征、节饷以备海防的主张,坚持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方针,因而得到慈禧的批准,于是光绪发布上谕,任命李鸿章、沈葆桢二人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所有分洋、分任练军、设局及招致海岛华人诸议,统归该大臣等择要筹议。其如何巡历各海口,随宜布置,及提拨饷需,整顿诸税之处,均着悉心经理”,并说“此次议奏,有关西北及防范俄人事务,业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抄寄左宗棠阅看,即着该大臣通盘筹划,以固塞防厉①。

    由于清廷任命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并决定“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就一划三”,所以李鸿章及其北洋海军在清朝的海防、海军建设中一开始就处于举足轻重和优先发展的地位。沈葆桢起初曾自动提出“外海水师宜先尽北洋创办”,4 百万两海防专款先“统解北洋兑收应用”,但过了3年,他又以“南洋税课日绌”为借口,请求将海防专款仍按原来决定分解南北洋使用。1879年冬,沈葆桢去世,从此“海军之规划,遂专属于李鸿章,乃设水师营务处于天津,办理海军事务,以道员马建忠董之。”

    ②1881① 《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六日醇亲王奕䜣奏折》,《洋务运动》(一),第116页。

    ① 《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军机大臣密寄》,《洋务运动》(一),第154页。

    ② 池仲祜:《海军大事记》,《洋务运动》(八),第484页。

    年李鸿章奏请以提督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奏改三角形国旗为长方形,以纵3尺横4尺为定制,质地章色如故。1885年由于中法战争失败的教训,清廷下谕宣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李鸿章立即表示拥护,说“伏读谕旨,谆谆以大治水师为主,洵为救时急务。”他鉴于海防、海军建设缺乏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建议效法西方,添设海军部或海防衙门。他说:

    西国设立水师,无不统以海部,即日本亦另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鸿章传简介 >李鸿章传目录 > 四、「富强相因」-筹建北洋海军